取名的三大要素、九大军规

取名看似是一件可以自由发挥、天马行空的事,实则会受到许多明里暗里的制约,很多美好的想法,最终可能都不会一一落地。

为了帮助更多的网友理清取名的头绪,以下是我在取名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十条“军规”,可以让无从下手的网友迅速进入状态,缩短初次取名的路径。

好名字所具备的三大要素:音、形、义,这点可能广大网友在翻看了很多取名公众号或者其它取名秘诀后,已经深入人心。

这是总思路,具体到细节,我认为还可以总结出“九大军规”:

  • 发音拗口的不用

取名应该读音先行,因为名字最重要的意义,是为了让他人称呼自己,在日常中使用频率很高,是唯一属于自己却是别人使用的东西,拗口的名字,念起来不便,听起来也别扭。

  • 连读有歧义的不用

连读有歧义,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姓+名字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有歧义,一种是名字本身两个字有歧义。

  • 有消极谐音的不用

取名采用谐音法,是一大法宝,但这个前提是积极的、美好的谐音,如果是消极的谐音,则应该绝对避免。

据说清朝时,有位清代江苏常州武进人参加进士考试,因书法、文章皆上乘,殿试时已列入前十名,上呈皇帝参加角逐状元。

到了录取状元的那一天,同治皇帝携皇太后慈禧临场面试,当点名官点到这位候选者的名字时,慈禧顿时皱起了眉头。

她跟皇帝说,若是录取此人为状元,恐不吉利,有损于国。一向尊从母命的同治皇帝也表示了依从,就这样,通过皇太后的建议,此人被贬到三甲,状元另择他人。

因为,这位考生的名字叫:

王国钧

听起来像“亡国君”,的确不吉利,作为太后,心里忌讳也很正常。

以上情况是取名三大要素中,“音”的范围该注意的问题,以下说说说“形”:

  • 字形不好的不用

名字不仅要好听,还要“好看”。

字形要优美,笔画搭配得当,不可太过繁琐,但也不可过于瘦弱单一,此外,字形不能杂乱无章,或者笔画单调呆板:

比如:丁一,笔画过于单薄瘦弱,没有气场;

王玉兰,笔画过于单调呆板,看上去全是横;

秦蓁蓁,这个名字,看起来好像一团乱糟糟的麻线。

以下是义的方面:

  • 含义重复的字不用

何为“含义重复”?

就是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,举个例子:

方姝妍

姝是美好,美女;妍也是指美丽的,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。而且姝和妍字的字形也很像,整个名字的意境堆得过满。

  • 境界凄清寒俭悲苦凶狠的不用

名字除了满足音和形,最可贵的是它的义,很多人取名的终极目标,是让它有意义、有境界、有格调。

名字的格调有很多种:清新、稳重、潇洒、活泼、积极、飘逸。。。。。。

但凄清、寒俭、悲苦、凶狠之道,不可取。

有许多人喜欢民国风的名字,但民国风的一部分名字,其实是这样的:

周瘦鹃、徐悲鸿、张恨水、陈半丁。。。

这些名字跟当时的世态,自身的遭遇或者心灵困境,或者他们对自己的目标的追求,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关,有些是成年后改的,是为了“明志”,有些也是为了配合自己的职业、人设等等。

但如果当今社会的父母模仿这种风格,去给一个新生儿取名,未必适合。新生儿还是适合取阳光、正面、有积极意义、充满蓬勃的生命力的名字。

如果孩子将来的人生走向或者职业、社会形象,让他们有需要取这种名字的时候,他们自己会起用这样的笔名或者书斋号,但不能在新生儿时期直接给取这样的名字,显得过于颓、丧和苦,在新生儿身上,很违和。

实例:曾经有一位家长,想给孩子取名用一个“鸷”字,我竭力反对。煞气太重了,毕竟这是现实中的一位正常人家的正常孩子,不是写小说啊。

名字对人是有心理暗示作用的,取名可以出位一点,与众不同一点,但不能太离经判道。

其它方面:

  • 网红字不用

《命中注定我爱你》中,陈乔恩扮演的欣怡说:我有一个菜市场名字。意思是在菜市场里喊一声,会有无数人回头的那种名字。

菜市场名字,今天已经有了一个更加好听的名字,就是人们所谓的“网红名字”,这个名字,因为有很多人使用,毫无新鲜感。

网红字眼是否绝对不能用呢?

也不是,但千万不可两个字都是网红字,如果用了一个网红字,另一个字一定要出其不意,选用那种常见但极少出现于人名的字,才能扳回一局,不然整个名字给人的感觉会太过甜熟,俗气。

  • 用典问题

近年的取名,流行来自于四书五经和其它典籍,这本是好事。

但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很庞大的,如果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种经典,比如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,结果还是扎堆,造成新一轮的流行,成为了另一种实际上的“梓涵”。

比如《诗经》里的静姝,子衿,炜彤,芃芃,文茵,思齐。。。。。。

这些名字即使真的那么好,大家一窝蜂的取,有意思吗?况且其中的名字,也不一定就那么经得起推敲。

其实本来就不用过分执着于是否出于典籍,是否有典故有来历。如果它的涵义可以自圆其说,有内在的逻辑,并且符合音与形的美感,就称得上是一个好名字。

况且,典既然可由前人所造,同理也可以“由我造”,要相信自己,不可过度的厚古薄今依赖经典。要坚信自己对美的直觉,不必非得被前人盖过章,才敢放心大胆的拿来用。

最后一点:

  • 避用字扩大化不可取

整个取名工作,最难也最让人无语的地方,是避用字的限制。有些名字再好,都会因为家族中已经有人用过其中的字而不得不放弃。

甚至我在取名过程中,还遇到过不但不能同字,不能同音,连字里有一部分的偏旁相同都不行,同一个音不同调也不行,比方说豪与浩,是同一个音不同调,不行;

曾经有人来找我取名,列出了52个避用字,包括同音字也不行,同音不同调也不行。

她的条件是价格由我开,但我的回复是:你还是自己取吧!

因为这太极端了。

中国人的生活圈子,是极其大的,亲人、亲戚特别多,孩子的父母爷奶外公外婆双方家族加起来,至少也得上百号人了吧?

再加上来往密切的同学、同事、朋友、甚至小区里来往得很要好的邻居。。。

如果你要取一个以上所有人没有用过的字,还不能同音,几乎不可能。

即使能,还得让这个名字同时满足上面所说的三大要素,九大“军规”,要同时满足这些,得花多少时间去寻找和比对呢?如此庞大的工作,必然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成本,你是否又支付得起对方这个成本呢?

所以,对于避用字的选择,我认为避开主要的亲属、最亲的亲属即可。如果要选择避开周围很多人,甚至一些很多年都没有联系过见过面的亲戚,真的有这个必要吗?

因为这也意味着,放弃和这些人相关的某些字,等于不得不放弃更多的可以出现好名字的机会。

再说,即使是封建社会的古时候,避用字,也即避开皇帝即可。难道生活中的关系一般的亲戚,特别是有些连面都很久没见过的亲戚,比皇帝还尊贵吗?
0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